临 床 应 用
| 使用说明书 | 使用详解 | 特别提示 | 临床报告 | 临床图例 | 专家问答 |

使用详解

各科应用

(1) 用于高位肠瘘、胆汁瘘、胰瘘、一般性肠瘘等;当形成管状瘘时,可先作碘剂造影,了解瘘管的部位、长度、粗细、形态,再用生理盐水50—100ml加上适量抗生素,每日经瘘口缓慢滴入,每日两次,约准备三天。根据瘘管的长度及粗细,用医用胶经塑料囊管直接注入到瘘内口,由深部迅速边注药边退出至瘘管外口为止,注药后手术者尽可能的压闭瘘管,使过多的医用胶挤出瘘口外,同时用准备好的棉花条插入1cm左右,待医用胶完全固化后,用消毒纱布敷盖瘘口。一般1—3次即能使瘘管栓塞而愈,个别情况下可能反复几次,但瘘管一次比一次缩小,漏夜情况一次比一次减少直至愈合。

(2) 用于肠吻合、胃肠吻合,十二指肠残端关闭困难时的补强剂。疑有吻合漏的可能时,或当遇到胃、肠管壁水肿、有轻微炎症时,或手术者操作过程中吻合缝线过于密或某一点过稀时,可用本品滴注1—2滴于肠壁上并使两端肠壁各有3—4mm相粘合,约1分钟待其完全固化,达到预防肠瘘的作用。

(3) 用于眼外科手术的粘合。如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后唇粘合、眼睑手术、结膜手术、斜视矫正术、角跫膜穿孔修补术等。应用前,眼球表面的上皮层及疏松组织需除掉;粘合区必须干燥;沾涂工具表面光滑如玻璃棒;操作过程要小心,防止器械、棉签、手指粘住;污染之创口应清创;用量要最小,以微升为单位计算;严禁医用胶进入前房或玻璃体,产生白色絮状物影响视力,一旦发生试用激素消退。

(4) 用于鼻衄、扁桃腺摘除术后创面出血、内耳手术、外耳粘合止血,对于鼻衄,医生看清楚出血点或出血区后,使其在瞬间不出血的情况下迅速滴入一滴医用胶可迅速止血,不需填塞任何医用材料,既可止血又可保持正常的呼吸通道;对于扁桃腺体摘除术后的渗血、出血病例,医师用干棉纱球瞬间压迫止血后,立即将医用胶1—2滴滴于创面上可立即止血,且不影响病人吞咽功能也无异物感;对于内耳听力重建术的病人,只需微量医用胶使三个小听骨按解剖生理置对合即可使其良好地固定,有利于声波的传导;对于外耳廓的撕裂伤,可将伤口对合整齐后用适量的医用胶可使其粘合并止血。

(5) 用于植皮术的固定:当新的皮肤敷盖于创面后,在新皮肤的周边散点状地沾涂微量本品即可达到固定目的,有利于新皮的生长。切忌将边缘全部涂于本品。

(6) 对实质性脏器(肝、脾、肾、脑)破裂的粘合修补,本品能替代传统的缝合方法,只要破裂组织血供良好,先结扎直径大于1mm以上的血管后,均宜于粘合修补,用量:0.04ml/cm2创面。对于大的肝破裂宜作总管减压引流术:肾破裂达肾孟腔时应先缝合肾孟创口再用本品粘合肾实质并可立即止血;对于特大的破裂应酌情配合对肝门或脾蒂亦或肾蒂的暂时性阻断血供,提高粘合效果,减少出血量、止血效果更好;对于脑组织外伤出血仅需用本品微量在出血点上,点碰一下即可止血,有可能替代传统的棉片湿润自行止血的方法。

(7) 对于肺叶切除、肺破裂、胸壁内剥离创面出血,当肺叶切除术缝闭支气管或分支支气管残端时往往发生漏气,缝合密闭困难,只需滴一滴本品即可立即密封住残端;肺破裂的病人,在破裂口上滴上本品即可粘合;对于胸壁内分离创面上的出血亦可用本品滴在创面上立即止血,必要时尚可于创面上再贴盖明胶海绵协同止血;对于胸壁瘘管可类似于肠瘘的处理,但不需要滴注式的冲洗瘘道,只需搔爬瘘管后,注入本品即可堵塞瘘道。个别情况下可反复3—5次也能见效。

(8) 对胆囊床的出血、渗血;对于这样的病例难于用缝合的方法止血,若在创面上滴本品少量(1—2滴)即可立即止血,一般不再用明胶海绵或大网膜粘贴。

(9) 用于肝癌、肠癌放射介入治疗时的栓堵:特别在肝癌切除术中创面止血、粘合也极有效。对直肠癌晚期病例术中不能切除时,经直肠上动脉或直肠中动脉化疗药物灌注后,当即注入本品0.5—1ml使其栓堵,断其血供肿瘤组织部分坏死脱落,肠道暂时通畅,患者得到短期恢复再行根治术,有利于手术顺利完成(择期手术)。

(10) 用于急诊科体表组织开放性损伤医用胶治疗,用于皮肤伤口及手术刀口的粘合与止血,替代传统的针线缝合,其优点是止血迅速,不必用麻醉药物,伤口愈合迅速,疤痕细小,不必换药。既减轻了伤病员的痛苦,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施医用胶治疗伤口是一次性的的,不需换药、拆线,不用抗生素,使医疗费用降低70%以上,并完全消除了因缝合、换药和拆线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恐惧心理,使患者的伤口在无明显痛苦中痊愈。治疗方法及疗效判断标准:施行外科清创术后,缝合深部组织,闭合死腔后用医用胶止血。用手或镊子减张伤口,使伤口尽可能对合整齐。将医用胶2~3滴(视伤口大小而定)滴在伤口处,使药液在伤口表面均匀分布,待胶液凝固后即可。滴胶在伤口上约5-15秒钟,伤口出血止住,伤口不再裂开,表面形成透明薄膜为粘合成功。按外科学的伤口愈合分类标准判断疗效。


相关问题

© 版权所有 北京瞬康医用胶有限公司 2003-11-5